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7:23 点击次数:170
蒙太古杯第四名就吹上天?别闹!国少青训的遮羞布快盖不住了!
4月21日,北京时间晚上七点一刻,蒙太古杯U16季军赛,中国国少0-2败给墨西哥。
U16国足最终排名第四,创历史最佳。
等等,历史最佳?
就这?
我寻思着,这年头“历史最佳”的门槛儿这么低了吗?
一场季军赛的失利,然后告诉你“历史最佳”,这感觉就像你考了班级第四,你妈逢人就说你考了年级第一,尴尬不尴尬?
你们是不是想问,第四名难道不值得鼓励吗?
当然值得鼓励!
但问题是,咱们不能把“鼓励”当成“麻醉剂”啊!
时间倒回比赛现场。
上半场,邝兆镭是挺活跃,又是传中又是制造威胁,张伯霖也差点进球。
但,注意这个“但”字!
第31分钟,咱们先丢一球!
下半场更刺激,王非尼亚单刀停球直接停出了底线!
汪修昊禁区送点!
0-2!
墨西哥还被罚下去一个,咱们愣是没抓住机会!
这比赛看完,我脑子里就一个字:糙!
糙在哪里?
基本功啊!
王非尼亚的单刀停球,那简直是业余水平。
汪修昊的送点,更是让人血压飙升。
这些失误,不是战术问题,不是教练问题,是球员的基本功不过硬!
有人说,这只是U16,孩子们还小,未来可期。
没错,未来可期,但前提是,你得先把地基打好!
现在地基都没打牢,就想着盖摩天大楼,那不是痴人说梦吗?
再说说这个“历史最佳”。
咱们先来捋一捋,蒙太古杯是个什么级别的赛事?
说白了,它就是一个邀请赛,参赛队伍水平参差不齐。
你赢了几个弱队,拿了个第四名,就觉得自己牛逼了?
咱们再对比一下,看看人家日韩的青训。
日本的“足球小将”可不是说着玩的,他们的青训体系那是实打实的。
韩国的青训也很重视基本功和团队配合。
人家从小就练这些,所以成年队才能踢出高水平的比赛。
咱们呢?
咱们的青训都在干什么?
是不是还在搞“大运动量训练”?
是不是还在搞“唯成绩论”?
是不是还在让孩子们踢一些“假大空”的比赛?
文章里提到,“国内青训教练水平参差不齐,训练方法陈旧,难以培养出技术全面、战术意识强的球员。” 这可不是我说的,这是文章里说的!
咱们的青训教练,有多少是真正懂足球的?
有多少是真正有耐心去培养孩子的?
我不是说咱们的教练不好,但咱们的青训体系确实存在问题。
教练水平不高,训练方法落后,选材机制不完善,这些都是制约咱们青训发展的“短板”。
现在,U16国足拿了个蒙太古杯第四名,就像一块遮羞布,盖住了咱们青训体系的“短板”。
但问题是,这块遮羞布能盖多久?
想要真正提升中国足球的青训水平,就必须下决心补齐这些“短板”。
要加强青训教练的培养,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;要改变青训的评价体系,不能只看短期成绩;要完善青训的选材机制,让更多有潜力的球员有机会接受专业的训练;要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投入,改善青训的硬件设施。
说白了,就是要搞真正的青训,而不是搞“面子工程”。
如果咱们的青训还是这么搞下去,就算拿了再多的“历史最佳”,也改变不了中国足球水平落后的局面。
所以,各位,别再吹什么“历史最佳”了!
咱们还是脚踏实地,把青训搞好吧!
这才是中国足球的未来!
最后,我想问一句,各位觉得,咱们的青训最需要改变的是什么?
评论区里,咱们好好聊聊!
别光顾着点赞,要动脑子!